当前位置:首页  >  斜视 >

斜视

文章来源:上海新视界中兴眼科医院

   【概述】

  斜视(squint)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,属眼外肌疾病,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。共同性斜视以眼球无运动障碍、第一眼位和第二眼位斜视度相等为主要临床特征;麻痹性斜视则有眼球运动受限,复视,可为先天性,也可因外伤、或全身性疾病导致。

  【病因】

  1.调节学说

  眼的调节作用与眼的集合作用是互相联系的,一定的调节带来相应的集合。常常由于调节—集合反射过强,其内直肌的作用有超出外直肌的趋向,而形成共同性内斜视。近视眼看近目标时少用或不用调节,集合力同时减弱,因此其内直肌的张力减低,有时就形成了共同性外斜视。

  2.双眼反射学说

  双眼单视是条件反射,是依靠融合功能来完成,是后天获得的。如果在这个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中两眼视力不同,一眼视力受到明显的感觉或运动障碍妨碍了双眼单视的功能,就会产生一种眼位分离状态,即斜视。

  3.解剖学说

  某一眼外肌发育过度或发育不全、眼外肌附着点异常,眼眶的发育、眶内筋膜结构的异常等,均可导致肌力不平衡而产生斜视。

  4.遗传学说

  临床上常见在同一家族中有许多人患有共同性斜视,斜视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。

  【症状与危害】

  斜视的患者因为眼位不正,其注意一个物体时,此物体影像于正常眼落在视网膜中心凹上,斜视眼则落在中心凹以外的位置,如此视物就会出现复视情形;一眼影像受到抑制,丧失两眼之单一视功能与立体感,有的还会导致视力发育不良而造成弱视。

  1.内斜视

  眼位向内偏斜。出生至内发生者称为先天性内斜视。偏斜角度通常很大。后天性内斜视又分为调节性与非调节性,调节性内斜视常发生在2~3岁儿童,患儿通常会伴中高度远视,或是异常的调节内聚力与调节比率。

  2.外斜视

  眼位向外偏斜,一般可分为间歇性与恒定性外斜视。间歇性外斜视因患者具有较好的融像能力,大部分时间眼位可由融像能力维持在正常位置,只有偶尔在阳光下或疲劳走神的时候,才表现出外斜的眼位。有些儿童还表现为再强烈的太阳光下常会闭一只眼睛。间歇性外斜视常会发展成恒定性外斜视。

  3.上下斜视

  眼位向上或向下偏斜,比内斜视和外斜视少见,上下斜视常伴头部歪斜,即代偿头位。

  【诊断】

  用以下方法可作出诊断:

  1.询问病史

  详细询问患者的年龄、准确的发病时间、发病原因或诱因、斜视发展情况、做过何种治疗、有无家族史等。

  2.眼外观检查

  注意患者眼位偏斜的方向和程度,睑裂是否等大,颜面是否对称,有无代偿性头位。

  3.视力检查及屈光检查

  详细检查患者远、近视力及矫正视力。对于高度近视和散光者及青少年患者,必须散瞳后进行屈光检查。

  4.遮盖试验

  遮盖试验可简单准确地对斜视进行定性检查。

  5.检查眼球的运动

  观察6个主要运动方向,以确定每条眼肌的功能有无异常。

  6.斜视角检查

  斜视角分为第一斜视角和第二斜视角。健眼注视时,斜眼偏斜的角度称为第一斜视角;斜眼注视时,健眼偏斜的角度称为第二斜视角。测量第一、第二斜视角斜角可协助麻痹眼的诊断,临床上常用的定量测量斜视角的方法有:角膜映光法、同视机检查法、三棱镜配合遮盖法等。

  7.其他

  此外,还有斜视计测量斜视角法、马氏杆加三棱镜检查法、视野计测量法等。

  【治疗】

  1.非手术治疗

  治疗斜视,首先是针对弱视,以促使两眼良好的视力发育,其次为矫正偏斜的眼位。斜视的治疗方法包括:戴眼镜、戴眼罩遮盖、正位视训练。戴眼罩是治疗斜视所引起的弱视的主要方法。眼肌手术则包括放松(减弱)或缩短(增强)一眼或两眼的眼外肌中的一条或多条肌肉。轻度斜视可戴棱镜矫治。正位视训练可作为手术前后的补充。

  2.手术治疗

  斜视治疗的年龄越小,治疗效果越好。斜视手术不仅为了矫正眼位、改善外观,更重要的是建立双眼视功能。手术时机以6~7岁前为最佳。术后通过双眼视训练以增强和保持稳定的立体视功能。

相关文章 热点文章


|预约挂号|

  • 您的名字

  • 您的年龄

  • 性 别

  • 预约科室

  • 联系电话

  • 预约时间

×

个人信息授权和保护声明

尊敬的用户,您同意本网站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,收集您输入的信息,您已知晓并同意您的信息仅作为挂号登记使用,不会向任何第三方泄露,且只有您点击提交按钮之后信息才会传递。本网站非常重视用户信息的保护。


特色门诊
关于医院
关于科室
医院环境
医疗服务
医疗设备
在线挂号
联系我们